代理人建模(ABM)與政治權力場 ~1

 代理人建模(ABM)與政治權力場 ~1

透過電腦程式模擬代理人(agents)之間的互動,可以觀察複雜現象的形成過程,並根據所觀察到的行為模式(patterns)來檢驗相關理論。通過定義個體行為者(代理人)的簡單規則,模擬複雜系統的全局行為。在政治權力真空背景下,代理人是領導者、派系、軍閥或社會群體,他們根據自身目標和環境相互作用,產生湧現現象(如混亂、新秩序)。
1. 代理人行為的基本框架
代理人屬性:
• 權力強度 Pᵢ:類似之前的ϕᵢ,範圍 ([0, 1]),表示控制資源或影響力。
• 資源 Rᵢ:軍事、經濟或社會支持,影響 Pᵢ 的增長。
• 目標((G_i)):例如「擴張權力」「生存」「結盟」,驅動行為。
• 狀態((S_i)):活躍、衰弱或消亡。
• 環境:網絡結構,代理人間的關係由鄰接矩陣 Aᵢⱼ 定義(正值為盟友,負值為敵對)。
• 行為規則:
1. 權力更新:Pᵢ(t+1) = Pᵢ(t) + α Rᵢ - β ∑ⱼ Aᵢⱼ (Pⱼ - Pᵢ),其中 α 是資源轉化率, β 是競爭損耗。
2. 資源調整:根據環境和交互,Rᵢ(t+1) = Rᵢ(t) + γ ∑ⱼ Aᵢⱼ Pⱼ + ηᵢ,ηᵢ是隨機擾動。
3. 決策:根據 (G_i),選擇結盟、攻擊或退守。
2. 交互機制
• 結盟:若 (P_i) 和 (P_j) 均低於某閾值且Aᵢⱼ > 0),則 (P_i, P_j) 增加,Aᵢⱼ 增強。
• 衝突:若 Aᵢⱼ < 0) 且 (P_i > P_j),則 (P_i) 增加,(P_j) 減少,(R_j) 損失。
• 退守:若 (P_i < P_c)(臨界值),代理人減少活動,保存資源。
3. 湧現行為
• 局部交互可能導致全局混亂(如權力真空期的多方競爭)或自組織(如新政權形成)。
• 非線性反饋:強者愈強(正反饋),弱者被淘汰(負反饋)。
應用於明朝末年
代理人設定
• 行為者:
1. 崇禎(中央朝廷):(P_1 = 0.9), (R_1 = 0.7), (G_1 = “維持統治”)。
2. 李自成(農民軍):(P_2 = 0.3), (R_2 = 0.5), (G_2 = “擴張權力”)。
3. 清軍(滿洲):(P_3 = 0.4), (R_3 = 0.6), (G_3 = “征服中原”)。
4. 南明(殘餘勢力):(P_4 = 0.2), (R_4 = 0.3), (G_4 = “生存”)。
5. 東林黨(文人集團):(P_5 = 0.3), (R_5 = 0.4), (G_5 = “影響政策”)。
6. 宦官(內廷):(P_6 = 0.4), (R_6 = 0.3), (G_6 = “自保”)。
• 初始網絡((A_{ij})):[A = \begin{bmatrix}0 & -0.5 & -0.6 & -0.2 & 0.3 & -0.4 \-0.5 & 0 & -0.3 & 0.1 & -0.2 & -0.1 \-0.6 & -0.3 & 0 & -0.1 & -0.1 & -0.1 \-0.2 & 0.1 & -0.1 & 0 & 0.2 & 0.1 \0.3 & -0.2 & -0.1 & 0.2 & 0 & -0.5 \-0.4 & -0.1 & -0.1 & 0.1 & -0.5 & 0\end{bmatrix}]
行為規則
1. 崇禎:若 (P_1 > 0.5),增加對東林黨支持((A_{15} += 0.1));若 (R_1 < 0.2),削弱宦官((P_6 -= 0.1))。
2. 李自成:若 (P_2 > P_j)((j \neq 2)),攻擊((P_j -= 0.2), (R_2 += 0.1));若 (P_2 < 0.3),尋求南明結盟。
3. 清軍:若 (P_3 > 0.5),擴張(對所有 (A_{3j} < 0) 的 (P_j -= 0.2));若 (R_3 > 0.7),加速征服。
4. 南明:若 (P_4 < 0.3),退守((R_4 += 0.1));若 (P_2 > 0.5),結盟((A_{24} += 0.1))。
5. 東林黨與宦官:根據 (P_1) 調整,若 (P_1) 下降,互相衝突((A_{56} -= 0.1))。
模擬過程
(續)

代理人建模(ABM)與政治權力場 ~2
政治權力場可以看作一個複雜適應系統(Complex Adaptive System, CAS),由多個行為者(代理人)組成,通過相互作用產生全局模式。
以明朝末年為例展示具體應用。
~續前篇:
模擬過程
• 初始(t < t_0):崇禎主導,壓制李自成與清軍,東林黨與宦官內鬥削弱 (R_1)。
• 權力真空(t = t_0, 1644年):(P_1 \to 0),(R_1 = 0),其他代理人根據規則行動。
• 演化(t > t_0):
• 李自成攻擊((P_2) 上升至 (0.8),佔北京)。
• 清軍趁亂擴張((P_3) 逐漸超過 (P_2))。
• 南明退守,東林黨與宦官消亡。
Python模擬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# 代理人屬性
N = 6
P = np.array([0.9, 0.3, 0.4, 0.2, 0.3, 0.4]) # 權力
R = np.array([0.7, 0.5, 0.6, 0.3, 0.4, 0.3]) # 資源
A = np.array([[0, -0.5, -0.6, -0.2, 0.3, -0.4],
[-0.5, 0, -0.3, 0.1, -0.2, -0.1],
[-0.6, -0.3, 0, -0.1, -0.1, -0.1],
[-0.2, 0.1, -0.1, 0, 0.2, 0.1],
[0.3, -0.2, -0.1, 0.2, 0, -0.5],
[-0.4, -0.1, -0.1, 0.1, -0.5, 0]])
alpha, beta, gamma = 0.1, 0.05, 0.02
steps = 1000
history = np.zeros((steps, N))
# 模擬
for t in range(steps):
if t == 500: # t0: 崇禎崩潰
P[0], R[0] = 0, 0
# 行為規則
for i in range(N):
if P[i] <= 0: continue # 已消亡
# 崇禎
if i == 0 and P[0] > 0.5:
A[0, 4] += 0.1
elif i == 0 and R[0] < 0.2:
P[5] -= 0.1
# 李自成
elif i == 1:
for j in range(N):
if A[1,j] < 0 and P[1] > P[j]:
P[j] -= 0.2
R[1] += 0.1
if P[1] < 0.3 and A[1,3] > 0:
A[1,3] += 0.1
# 清軍
elif i == 2 and P[2] > 0.5:
for j in range(N):
if A[2,j] < 0: P[j] -= 0.2
# 南明
elif i == 3 and P[3] < 0.3:
R[3] += 0.1
# 東林黨與宦官
elif i in [4, 5] and P[0] < 0.5:
A[4,5] -= 0.1; A[5,4] -= 0.1
# 更新權力與資源
dP = alpha * R - beta * (A @ (P - P))
dR = gamma * (A @ P) + np.random.normal(0, 0.05, N)
P = np.clip(P + dP, 0, 1)
R = np.clip(R + dR, 0, 1)
history[t]
結果解釋
• t < 500:崇禎維持權力,李自成與清軍緩慢增長,內鬥削弱資源。
• t = 500:崇禎崩潰,李自成迅速崛起((P_2) 峰值),清軍穩步增強。
• t > 500:清軍因資源優勢和網絡中的負交互少,最終主導,南明與其他勢力衰退。
行為分析
• 崇禎:試圖平衡內部勢力,但資源耗盡導致失效。
• 李自成:短期擴張成功,但缺乏長期穩定性。
• 清軍:穩健策略與外部資源支持促成湧現的新秩序。
總結
這些程式以直觀的方式展示了代理人建模中的動態:
• 權力與資源更新:反映資源轉化與交互影響。
• 網絡矩陣:定義代理人間的關係。
• 行為規則:根據條件觸發具體行動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Time as a Negentropic Force: Spacetime Interactions and the Cosmic Creative Principle

ネゲントロピー力としての時間:時空相互作用と宇宙創造原理

確保AI決策公平:基於公平濾鏡的倫理框架與實證研究